bibo必博“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西藏大学紧密围绕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按照“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学校的育人质量不断提高,为西藏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西藏大学根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加强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在“十一五”科学研究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强科技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明确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工作机制和重点研究领域,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一批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以教学和科研骨干为主体,专业人才和科研辅助人员相配套,优势互补、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紧密型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对此,学校以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自治区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宇宙线开放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西藏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野外研究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省级科研平台——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10多个校级研究机构为依托,通过采取“传、帮、带”和“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凝聚了学术队伍,加强学科间的协作、融合与交叉,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富有科研攻关能力的学术创新团队,聚集科研骨干,使新一代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目前,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家和自治区特殊津贴”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自治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1人,形成了一支多民族结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承担重大项目的科研力量。2004-2006年,西藏大学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3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含4项合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含3项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部委项目57项(含10项合作项目),自治区课题24项(含1项合作项目),承担横向合作项目11项,共获科研经费2748.67万元,发表论文1129篇,出版专著、译著(含教材)41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10项,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4项,国家林业局科研成果奖2项。学校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自治区“十五”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为申报博士授权点和“211”工程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西藏大学根据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一批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研究方向,明确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在课题申报工作中集中研究力量有的放矢,集体攻关,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申报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如:2006年,以郑维列教授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申报的“西藏高寒植物种群生存机制研究”获得国家“973”计划(预研项目);强巴央宗副教授申报的《藏猪本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以大罗桑朗杰教授为带头人的藏文信息技术信息创新团队,成功申报国家发改委和电子信息部《藏汉在线翻译多媒体电子词典》、《平台藏文办公套件》、《平台藏文输入法研发》、《联网浏览器藏文化改造与藏文网站制作与管理工具的研发》和教育部重大培育基金项目《藏文信息技术信息》等课题。《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国际标准》和《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国家标准(基本集)》,被确定为ISO10646国际标准和GB18030国家标准,使藏文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在藏文信息技术信息研究领域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于促进西藏地区信息化建设和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为拓宽教师视野和研究领域,西藏大学每年都选派教师参加在国内外举办的藏学研讨会,还与美、英、韩、挪威等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及相关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提高现有学科的水平和在国内、国际的地位,丰富现有学科的内涵bibo必博,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西藏大学按照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整体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推进整体学科结构的合理布局,以重点学科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为西藏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竞争力。西藏大学注重教学和科研的一体互动,彼此融合,努力把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学校的科研优势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优势,鼓励教师把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和心得,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丰富了教学内涵,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提高了教学质量。
培育和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随着科研方向的成熟,一批新学科新专业在此基础上也孕育而生。形成了以藏族古近代文学、藏族历史、藏汉语言比较、藏族民俗文化、藏传因明学、藏文信息处理、藏族美术、藏族音乐;作物新品种的引种、繁育、栽培技术;作物种质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高原土壤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发展;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高原畜牧业特色品种繁育技术与病害防治研究;优良新品种的引种、饲养与推广;高原特有饲料加工技术;草原生态问题;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森林更新,造林与绿化技术;生物多样性与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林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经济林木的引种、驯化与栽培;水土保持工程与技术等一批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研究方向。2006年藏语言文学、藏族历史、藏族美术、藏族音乐、行政管理、理论物理、外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生态学、耕作学、预防兽医学、水利电力工程、森林培育学等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本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西藏大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支持学生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先后邀请中科院院士孙鸿烈、杨雄里、朱清时、等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上新学年第一堂课,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电脑程序设计”、“建筑模型设计”、科技作品展、学术论坛、科技趣味等系列科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多的实践机会。2004年9月以来,有600余人次的学生参与了《跨平台藏文输入法》、《中国特有物种-西藏温泉蛇的生态学适应和保护生物学研究》、《西藏优质牧草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等59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课题的研究;2万多人次学生参与了文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万篇,其中52篇被评为校级、自治区级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70余篇。通过参与科技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初步科研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1名学生获得二等奖,4名学生获得三等奖;1名学生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2006年“全国大学生凌阳杯电子设计大赛”中,学生的3项参赛作品——“护士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智能避障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智能汽车展厅的设计与实现”均获一等奖。
西藏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西族手工业保护与发展研究》根据西藏所处的地理特征、历史特征和经济特征,提出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像、唐卡、工艺品等民族手工业,对于发展西藏旅游资源的积极促进作用,引起了国务院西部发展研究院的高度重视。《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问题研究》运用西方经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跨越式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产业结构演化、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系统研究了西藏产业结构问题,探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西藏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及最优化组合,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对策和思路。《青藏铁路那曲段经济带建设研究》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性大学日益向教学科研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角度,就青藏铁路通车后那曲段该区域内生态保护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地加快社会经济建设的三大任务,即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优势矿业资源开发和高原特色旅游业,认真分析了青藏铁路建成营运后,如何充分利用铁路的巨大运输能力的若干问题。《西族地区农牧民选举现状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做好西藏农牧区选举工作的重大意义》,在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暨西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作了大会交流发言,此课题研究对西藏农牧区选举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市森林资源清查与林业规划研究”、“市城关区科技综合示范区生态环境规划”、“那曲地区人工草场灌溉系统设计”、“那曲牦牛瘦死病及疫苗的研究”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雪灾压缩饲料”、西藏野桃系列食品、沙棘系列饮品、青稞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红景天保健茶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和“沙棘饮料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分别荣获“全国第三届科技新产品及人才交流博览会金奖”和“全国第三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藏文信息处理、藏文好易通手机和藏文车载电线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无线终端,除用于通讯外,还可用于广播电视、气象、农牧业科普知识信息的传播,也可作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网上娱乐的支撑平台,对于在广大农牧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进农牧区信息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