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o必博教学与科研是统一的同一个过程,也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这种观点为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基本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高校的任务决定了任课老师不仅要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存在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逐渐提高。如何在做好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并协调好二者的矛盾关系,成为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通过分析当前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青年教师本身和组织管理层面提出了协学和科研关系的措施,以促进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不断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1.教学与科研的冲突。很多学者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学与科研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尤为突出。教学和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最主要的两项任务,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经验不足,很容易导致角色冲突,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所从事的科研方向偏差较大时,很可能疲于双线作战,教学与科研之间如果协调不好,这种矛盾冲突将更加明显。
2.重科研轻教学。“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其最主要的任务和价值的直接体现,而科学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赋予他们的新的使命。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通过创新不断完善现有知识体系。但是,在市场经济强力冲击下,高等学校的功利色彩也在不断增强。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职称评审中存在科研成果偏重,奖励和支持力度也远高于教学的现象,而教学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导致许多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特别是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面临职称评定的巨大压力,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会出现因缺乏足够的理论积累而迫切急于,科学实验重复性工作多,而原始创新不足,最终导致科研论文质量低下,甚至沦为所谓的“学术垃圾”。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职业活动,不仅仅是发表几篇论文那么简单,需要研究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理论水平、技术手段和实验技能,同时还需要有科研条件和环境做支撑。
3.生活压力大而干扰工作。因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也相对较低,大多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家庭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在大中城市尤为突出。他们要还房贷,要养小孩和家庭,很多时候入不敷出,甚至沦为“啃老族”。工作上,因经验不足和资历不够,争取科研项目的难度大。生活和工作上的这些现实困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态、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再加上当前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部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而缺乏严谨,教学上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
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能够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教学可促进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融会贯通;而科研可以创造新的知识,完善现有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由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从青年教师本身和组织管理层两个层面提出了如下协学和科研关系的措施。
1.青年教师要善于在课程教学中发现新的科研方向。科学创新不仅需要“基础推动”,而且更离不开“问题牵引”,自古至今,国内外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由有价值的问题所引出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青年教师应摸清楚其兴趣所在,通过积极引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科学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教师所想不到的、目前尚无定论、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科学问题,这无疑可以为教师科研课题的确立提供宝贵素材。同时,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不仅可以缓解青年教师实验方面人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2.青年教师自身要学会利用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每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由于教学经验不足,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和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渗透进课堂教学,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解决教材基础性强但最新前沿信息不足的缺陷,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展其思维,带给他们更多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我们将这种方式应用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生态学》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过来人,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矛盾也有不少心得。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部级、省级教学名师,也有一些教学和科研都做得非常突出的教授,多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取经,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是公认的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高质量人才的摇篮,也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而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之希望,可以说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决定了高校的未来。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必须通过制订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机制来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和谐发展。
1.加强教育引导。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因此,从青年教师入岗开始就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其教学意识,使他们达成这样的共识: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工作,而科学研究则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要使二者和谐发展,相互促进,而不能厚此薄彼。
2.加强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课题、科研奖励、专利、成果和学术交流等。为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应优先对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研究成果进行资助。鼓励教师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或子课题、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带进课堂。
3.改革考核机制。追根溯源,当前很多高校教师之所以重科研轻教学,主要是政策和制度导向引起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教学培养人才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而科学研究往往在三五年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即可以论文、著作等形式体现出来。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SCI论文、专著、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占得比例往往比较重,而教学只要满足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即可。这种倾向是导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改变当前的状况,需要从考核机制上着手,加大教学在考核中所占分量,做到科研与教学的平等对待,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塑造良性的机制环境。科研与教学犹如人之双腿,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要达到这个目标,国家和学校就必须同等地重视教学和科研的成果,通过奖励和职称评审,鼓励所有的青年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才华,不断提高自己,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才能不断发展,学校的声誉才会不断提高。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科研则是强校之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如何统一协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是青年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如何从政策和制度上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优良的条件和氛围,则是组织管理层需要好好思考和下力解决的难题。教学和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青年教师立身的资本,也是国和家学校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1]于佩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5-117.
[2]黄建晔.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16-18.
[3]吴涛.论教学与科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和谐统一[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320-321.
[4]韩秋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8-120.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者受到国家政策导向、大学办学定位和教师科研动机的影响,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政府应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转变管理者观念,规范教师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同时提高教师教学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主要职能,二者在高校的发展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一方面,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能发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科研活动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能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信息,并在教学活动中传播给学生,这有助于改进和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教学和科研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本文所说的高校主要是指非研究型大学,即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较而言,主要指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教学理应成为大学之根本。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一书中也说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外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出现了所谓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现象。[2]而在我国,非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学是大学之首要任务,这已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一些大学中,却出现了不愿给学生上课的现象,替而代之的是教授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科研课题中,将教学工作视为次于科研的“附属”工作,带着这种心态上课,势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这一现象在本科教育阶段中体现的较明显。此外,现在大学的课堂授课形式大多仍采用传统形式的教学,教师以口头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较少,这种相对固定、枯燥的授课形式也极易影响教学质量的低下。
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所占比重大大超过了教学经费,这也使得大学在一定客观条件上重视科研活动,无形之中造成了对教学的轻视。例如一所地方大学,仅重点学科一项建设经费每年逾千万,而教学业务费年生均不过500元,万人学校每年不超过500万元,为博士点、硕士点审批,为科研项目立项,学校还设立专项攻关经费。[3]经费投入的不均衡使教师们的视线从教学转向了科研,加剧了教学和科研的失衡。
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没有将教学和科研密切地结合起来,管理体制僵化。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只偏重于教师科研的成果的数量与水平,很少关注这些科研成果对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够发挥多大作用。而教学部门则只关注教师的教学授课等日常工作,很少能够让教师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对教学经验及技巧进行理论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有一些领导理念偏颇,重科研轻教学,对两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促使了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
作为大学最基本职能的教学存在于大学诞生之初,而科研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职能,则是在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中逐步确立起来的。19世纪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动力。19世纪,德国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在创办柏林大学之时,便将科研活动看做是一种教学形式,提出在科研中进行教学,重视的是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学到探究与创新精神。而这种探究与创新精神正是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因此科研活动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与路径,这促进了国家对科研活动的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各国都纷纷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二战期间美国大学加强科学研究,适应战争需要的做法,被世界各国的高等学校纷纷效仿。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同志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让大学注重科研的发展,并明确将“科教兴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改革科研投入机制,并积极出台了形式多样的高校和学科评估标准,这些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加强科研工作,科研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在社会和国家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地教学并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于是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随之而出。
高校类型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教学和科研的重视也应不同。但在我国非研究型大学中却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合理的现象,学校彼此之间进行攀比,科研成果就成为彼此竞争的砝码,出现“千校一面”的趋同现象。
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高校发展战略的选择,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合理,会导致高校选择的发展战略不合理。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等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认真权衡教学与科研的轻重,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如我国一些教学型大学,不具备搞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还要片面强调科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科研中,不仅教学质量和水平不能保证,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这是对自身定位的不合理,势必导致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进一步阻碍了教学与科研在高校中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的办学定位还决定着高校的管理策略,由于教学和科研的特点不同,科研比教学更易量化和考核,高校开始调整管理策略,特别是一些大学积极采取了激励政策,它们通过诸如部级、省级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等名誉头衔来激励教师,而主要衡量标准则是其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于是大学教师们便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中,追求科研数量的达标,甚至盲目编写论文,忽视论文质量,科研逐步位于教学活动之上,教学成了科研的附属。
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服务教学,是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然而,一些非研究型大学重视科研的动机却超越了科研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其一,为了改善教师福利。与教学工作相比,教师搞科研可以带来更大收益,提高教师福利。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教师所获得的福利水平高低与其在社会上的地位、成就和价值有直接的相关性。此外,高等学校为了使科研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通过一些奖励政策,提高薪酬来激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这加大了科研的投入力度,削弱了教学。
其二,为了晋升职称。在高等学校里,教师的科研成果是教师职称晋升的主要指标。与教学工作相比,教师搞科研更容易评上高一级职称,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而且还能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出于此动机,教师把科研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选择,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弱化了教学。
其三,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科目相对固定,教学内容也较稳定,教师的教学工作相对重复单一。而科研活动面对的是新问题、新情况,对教师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其科研成果具有显性功能,易于量化,容易对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易于产生成就感。相比而言,教学很难定性、量化,它是培养人的活动,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正反馈,成就感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激励政策主要体现在经费的投入上,并且打破了平均分配的原则,非均衡投入成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学科、重点教学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促使高等学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针对以上情况,政府要及时调整政策,加大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将教育经费投入与教学质量挂钩,还可根据学生数量拨款,保证每个学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经费和教学条件。此外,还要加强对教学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高等学校要分层次、分类型办校,不能追求统一的办学定位与标准,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特色办学。我国现存在的“211”、“985”等大学,大都集中在一些整体实力比较强的院校,而对于一些教学型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则没有机会进入“211工程”与“985工程”。为了协调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政府可以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中建立诸如“211”和“985”等重点大学。这些大学可以在本类型、本层次的院校中起到先锋和模范的作用,这样就可以避免高校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进而协学与科研的失衡关系。
目前,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是高等学校衡量教师水平的两个重要途径,教师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教师的职称和岗位上。在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过程中,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都做了明确要求,规定了很多具体指标,其中多数是关于、科研获奖等方面,较少涉及到教学水平。高校要生存发展,首先要在用人制度上创新,提倡真正的聘任制,实行公开竞聘,严格聘任考核,并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在欧美的大学,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教授非常困难,博士毕业后在高校工作要取得终身职位、晋升副教授得拼命干;而在我国高校教师晋升太容易,能上不能下。[4]其次,必须规范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在职称评审指标中,加大教学的比重,通过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鼓励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研究,并适当地放宽考核时间频度,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教学是大学的中心任务,也是大学无法逃避的责任。高校管理者要转变以科研为重的观念,将教学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不仅仅是在提口号,而是要把这种观念放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教学工作始终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形成重视教学、重视教师、重视质量的良好环境和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财力投入教学工作。”[5]2011年河北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将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并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把重视、支持和服务教学工作列为高校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这都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教育中心地位。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层次,以教学为中心,选择相应的科研形式。大学不搞大型科研,同样能赢得社会声誉,实现健康发展。如西安翻译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基本上没有科研,但它依靠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誉,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6]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明确其主导地位,是每一所大学的本分。此外,大学的科研活动应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不能是单纯追求理论创新,还应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最终回归于实践和社会的需求。
教师重视科研的一部分原因是科研带来的福利待遇。要让教师重视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的福利待遇应是首选,如提高教师教学的课时费用等,这将会极大地激励教师教学的热情。
此外,教师的津贴可以依据教学质量进行发放。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日前改革的课时津贴的评定方案就是其中一例,该校实行同工同酬、按教学质量等基准发放课时津贴,在该院,助教的课时津贴可比教授高。该院还通过学生网上评教、教师相互评价、学院领导班子对教师教学外工作三方面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最后学院根据教师三方面的得分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并按照该等级发放课时津贴,优秀者每课时拿到的津贴比合格者要高出三分之一。[7]
这种津贴按质发放就可以避免按职发放津贴带来的不公平现象:往往一些年富力强,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苦心钻研,教学质量高且受学生欢迎的青年教师,却因职称不够高而只能拿到较低的课时津贴。按质发放津贴不仅鼓励了更多优秀教师潜心一线教学,还能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重视,提高教学质量。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
[2]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15.
[3]解飞厚.非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1):53.
[4]雷朝滋.确立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科研与教学、学科及队伍建设的关系新论[J].中国高等教育,2003,(17):20-21.
高等院校现行安排实验方式大致都是:任课教师通知实验人员让其准备实验,实验人员准备好后由实验人员演示给学生。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任课、实验人员讲授内容重复或脱节,造成学生时间的浪费;学生缺少实验的设计和准备;对实验的感受不深,对设备的运行原理、运行情况了解不深;实验数据多样化不够;对实验的思考题讨论题讨论不深入等。
改变以前实验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方式,国学生积极主动的实验形式。实验教师把实验涉及的主要原理、目的介绍之后,重在指导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安全问题的防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的预见性,这样才能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又能提高学生对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实验走了过程流于形式。
实验的准备实际上对课堂理论学习内容的再构造。实验方法过程大部分和本学科的内容有较大不同。例如材料力学中纯弯梁的电测实验是验证纯弯梁横截面应力公式的,其实验设备原理是按物理学的电阻测量设计的。这类实验除了应使学生了解设备外,对实验的准备:模型设计、电阻应变片粘贴、线路连接,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的参与,对实验的认识和掌握肯定能更深刻。而此实验方法也是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在重大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测量荷载、控制位移、保证强度、安全的重要手段。学生准备实验是对知识的一次扩充,是以后走入实践独立工作的能力的锻炼。学生的参与是必要的重要的。
每一实验都有其目的性。在目的确定的情况下,达到目的的手段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也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一种培养。例如,在低碳钢拉伸实验中,不同的加载方案对实验会产生一定的数据影响,从而对缓慢加载这种土建工程中觉常见形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在钢弹性模量的测定中加载的级差影响数据,但应注意荷载的总范围。学生设计方案要考虑的诸多影响因素,使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有不小的锻炼。对培养动手型的实用型人才很有帮助。
实验技术人员,除了完成设备检修维护,搞好实验指导外,对现有设备的原理性能应熟练掌握,善于指导学生,发现由学生提出的新的创意。我校教师根据学生的创意,将气垫导轨的光电门进行了改造,使实验的数据精度有了明显提高。科学源于实践,而实验更是对有代表意义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因此实验技术人员所在岗位具有联系实际的意义。从实践中来,经理论和实验到实践中去我校教师用遥控玩具赛车演示力的合成,用遥控车和安装用轴承作轮子的木板验证的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和动量定理等发明创造,充分证明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对教学及实验的重要作用。
除了对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利用外,如果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很难有较大较快的进步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实验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是必须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外交流和外出培训学习才会使学校实验室保持较先进的地位,才不会落到时代的后面。不断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新科技、新方法、新思想有一定的了解才会使实验室的使用和建设达到应有的目的效果。现在有影响的高等院校无一不在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充实实验室人才,有实力的企业无一不在科学实验上巨额投资,这些充分证明了科学实验在当代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更证明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开拓创新的重要性。作为高等院校更应该在实验室建设实验人员配备上予以加强,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整体的科研学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建设人才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应对新技术、新设备更为敏感,更应具有积极性。
教学实验更多地具有演示性质和模拟性质,由于实验资源的不足和实验经费的限制,往往使大部分理论验证和现象解释的实验无法进行。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手段。例如用计算机模拟风对高层建筑的影响,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等。而这些实验田可以模拟出不同级别的风对高层建筑及其附属物的不同级别的影响,能用色彩或数据形式显示出结构中应力的分布情况,相对也比较直观,能够重复使用,不仅能达到实验的基本目的要求,还能节约实验经费。当然,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一切,它所作的一切毕竟是虚拟的,受到程序设计人员对工程了解程度、数据化处理技术、模型建立等种种因素影响。所以,在普通情况下,能用实物操作的实验还是用实物测定更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
国家在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任务”,“担负着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任务”,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高等院校必须开展科学研究。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取得先进技术成果,都离不开实验这重要环节。
高等院校搞科研,不仅能得到技术领先的成果,更能培养锻炼出高级专业人才,对实验教师也具有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科研的对象是客观规律,科研是高级的实践活动。要把高等院校逐步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离开实验是万万不能的。
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具有一致性。唯有经常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的前沿探索新知,更新自己的知识,建立新的思想和观点,提高学术水平,才能教学中避免死板,才能讲得;轻车熟路有声有色,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照本宣科的根本原因恐怕是没有进行科研,对本行业、本专业的最新科技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把握不好发展的大趋势,当然就不会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对总是讲不深谈不透,当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好死读书、读死书。
高校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应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学与科研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随着高校教育的日益普及化和开放化,在教学与科研的主导地位之间又开始激烈的竞争。教学与科研一直都是高校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在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议论话题,它们有着不同的关系特点,但又都是高校的两项重要职能。一直以来,各科的学者对这两种职能之间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侧重不同,褒贬也不一。由于高校是对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一种过渡教育,因此,高校的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就从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协学与科研之关系,以及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对高校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由教学与科研两大方向为主体的。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因此,课堂教学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活动,这体现的是教学。而高校的学术研究又对高校的排名有很大的影响,这体现的是科研。要真实清楚的了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还得从他们二者的差异与相互统一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学是进行理论传授和教学实验的活动,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只有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体现出高校的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科学信念的支配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活动。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
教学与科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通过以课本知识全面、系统的传授给学生为主。因此,需要教师把目光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课本知识。其次,与教学不同,科研主要是对众多学科中的某一学科某一章节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性、创新性、单一性的探讨。由于二者针对的学习群体以及研究方式的不一致,才使它们并存成为高校教育的两大端口。清楚的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差异性,才能对高校教育进行有意识的真正的统筹兼顾,从而对症,协调高校教育的差异化教学和科研。
教学与科研本身都是来自于高校教育,在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的研究上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和传承,他们是相通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以教学中所学的知识为前提,在现有的学术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拓展。而科研作为教学的延伸,在学术上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提升空间,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科研有助于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助于了解当前本专业、本领域发展动态和研究方向,有助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向、学习思维和创新方式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内容。因此,了解对教学与科研的相通性,适度调节二者的差异性,会对高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协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学校和教师采取可行性措施来从根本上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教师必须以正确的行为观念、端正的行为态度和对工作的积极热情来坚守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书本知识教授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本专业、本领域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学校应该以时展为轴向,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学校管理和考评机制,正确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方面,由于教学与科研都是学校学术水平的体现,在学术的平台上建立相应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把学校、学院相互综合,以综合、交叉学科的建设来创立系统机制。第三,要想使得教学与科研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就必须在各学科、学院等不同层面进行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与借鉴。
其次,在学院层面上进行双方关系的协调。第一,应不时地对教学和科研待遇进行管理协调,使回报与付出成正比,提升教师的积极性。第二,要建立统筹的协调机制,建立合理的保障措施,使教学与科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统一。比如,可以增设教学和科研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和讲座。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空间上的延伸与拓展。教学水平展示着一个学校的整体素质,而科研水平则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为了学生能够从教学到科研稳步前进,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科研立项的活动。以创新基金为奖励,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从而让学生在课题的研究中,充分培养其科研能力。学校要适当的给予学生创新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型的学术研讨交流会,从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和实践精神开拓广阔的交流空间。多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可以通过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对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活跃校园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达到对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有效的培养。
总之,教学与科研都是当代大学教育必不可缺的两种教育方式。两者在高校教育中看似两个相对独立的活动,但在整个高校的教学任务过程中,二者又是相互促进的。通过对教学与科研的深入探讨,调整好这两种职能的关系,使得我国高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和持续长久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精神,在高职院校中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而形成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办学模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同。通过走访云南、四川以及珠三角地区的14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方面一直是望而却步,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科研经费投入少、研发力量薄弱、资源分散、专业单一,制约着高职院校对科研进行投入,也制约着科研绩效及投入产出关系链上的各个环节。基于此,高职院校获得的科研资源极其贫乏,在“投入产出”关系链中需要各方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促进“校企政行”四方联动机制,更需解决在“投入产出”关系链上的症结,让高职院校在科研绩效上获得新生。
1.效益不佳造成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缺乏信心。学校担心科研资金的投入后产出的成果不显著,或者科研经费的投入得不到预期的效益,鉴于这一考虑,往往高职院校宁愿收缩科研资金,把师资力量集中投放到教学一线及教育教改上,而只把有限的科研资金和精力放在少数教师身上。根据作者的高职院校调研发现,学校在职教师中除个别教师有部级项目外,超过80%以上的教师没有负责或主持过市厅级以上科研任务,有75%的教师参与的科研项目层次低、产出形式单一。据统计,广州某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近4年只有3件发明专利授权,90%为论文和教材,缺少独立的设计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装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等。这无疑造成学校对科研经费投入的担心。
在被调查的广州市高职院校中,90%感到科研经费紧张。目前,科研经费来自于上级部门申报课题的占25%,来自于企业横向课题的占15%,60%的院校都是以配套资金或奖励形式支持教师科研。调查还发现,学院每年自筹科研经费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只占20%。况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缺少规范化和制度化,临时决策还时有发生。
2.高职院校产出不高降低了高职院校科研的社会认可度。第一,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大部分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对科研创新的敏感度和科研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科研需要学校给予一种安全的思想依靠,这种依靠受到学校教学压力、领导对科研人员的态度、团队成员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绩效考核的评价体系等的冲击,使得科研与教学工作相互矛盾的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二,从2004-2008年广州市属本专科院校科研项目的部分“投入产出”效益情况分析看(表1所示),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办学规模差不多的情况下,本科院校的科研能力远远超过高职院校,同时,科研项目的产出能力也在高职院校之上,这不仅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科研的持续性,也降低了高职院校科研的社会认可度。
可见,高职院校科研与本科院校相比教学科研内在矛盾突出、科研效益水平低,得不到社会认可。
3.企业“效益中心论”使得高职院校在科研“投入产出”关系链中变得脆弱。对企业而言,其“效益中心论”让企业高管绷紧政府科研投入的每一次机会,更愿意找本科院校或研究院所进行合作,哪怕高职院校在某一领域独领,都会暂缓或放弃与之合作。例如,从省部(院)产学研项目的结果看,广州市某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企业近3年没有一个项目是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更青睐与研究型本科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这说明,高职院校在以效益为中心的企业面前这种科研关系链变得脆弱,反过来影响高职院校的科研持续性发展。
4.本科院校高投入使得高职院校投入产出发展更趋不平衡。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的原因,科研立项单一,依赖主管部门任务指派,科研立项一般集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科技攻关、科技服务、关键技术解决立项较少,成果形式单一,主要以教材和论文为主。而本科院校社会资源广、学科覆盖面宽、立项形式多样、专业领域多、社会服务相融性好。本科院校多元化的科研形式凝聚相关行业或产业能力强,从2003-2006年4年国家对3所本科大学的科研投入产出情况看,如表2所示,其科研经费投入与成果产出比要远远高于高职院校,这是高职院校科研发展更趋不平衡重要原因之一,同样挫伤了高职院校科研积极性。
1.政府在绩效驱动下缺乏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扶持。科研主管单位在强大的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背景驱动下,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作业绩等,更愿意投入资金到本科院校或科研院所中。许多原本可以让高职院校完成的科研任务被本科院校或科研院获取,使高职院校失去贴近项目的机会,既无政策支持有无项目支持的高职院校科研失去活力。
2.过度分散的科研力量与高度学科依赖性造成在投入产出关系链中过分依赖企业。高职院校集聚性学科较少,人力资源匮乏、物力资源不够引起科研力量分散化,造成高职院校科研凝聚力不强,客观上依赖个人关系、特殊企业,在科技项目中自主性不强,依赖企业多。
以广州某职业院校为例,43个专业分散着26位博士(或在读博士),平均每个专业0.6个博士(或在读博士),而这些博士(或在读博士)中有10位分布在信息工程学院各个专业中,可知其科研力量分布不均、凝聚力不强已是客观事实,造成科研积极性不高。
3.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使得高职院校科研长期处于被排斥状态。企业往往依赖某一技术或在某一行业领域进行经营和生产,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专业方向细、高端人才少,在与高校合作时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才得不到保证,企业便会失去竞争力,造成在特定行业、特定环境、特定时期里企业长期依赖集聚性强的本科大学或科研院所,而高职院校缺乏这种长期的技术支撑,从而长期处于被排斥状态,使得高职院校科研力量参与科研热情不高。
1.构建激励、互动、创新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提高科研绩效重要基础。提高科研绩效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构建激励、互动、创新的教学模式,只有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有利于“投入产出”的领域发展。
2.整合社会与学校资源进行组织模式创新。建立高职院校教育实训奖励制度,鼓励高职院校强化技能教育。前瞻性和创新性地组织科研力量完成各项技能操作,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自主创新,凝聚学校内部人力资源进行自主创新。
3.让科研“投入产出”成果反哺教学是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出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归根到底要落在高校身上。在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方面,特别是高职院校,更应该重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重视人文社科传统,鼓励参与科学研究。
科研进入高职院校之初,其出发点就是促进教学,以培养创造性、高级技能人才。虽然研究型大学有着雄厚的科研基础和力量,但职业院校也应该积极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融科研活动于教学之中”的环境,更应该加强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让科研产出反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益的基本途径。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涉及各个方面,鼓励学科交叉与联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各门学科不断延伸和发展。通过跨学科研究,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1.“校企政行”四方联动机制是提高“投入产出”数量质量的强有力手段。所谓“校企政行”四方联动机制,是指四方在科研投入产出关系链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校”指学校,“企”指企业,“政”指政府,“行”指行业协会、学会与联合会。在投入产出关系链中科研人员是“投入产出”的主体,是科研投入的智力因素和财富的创造者,来源于高校,服务于企业;学校是人才的载体和科研人员施展才华的平台与政府政策的实施者,同时学校还是企业技术攻关的科研平台,也是行业协会、学会与各类联合会的参与者;行业协会、学会与各类联合会是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常常成为科研“产出”质量的评价平台,也是科研人员和技术力量类聚的平台;企业是“投入产出”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的关键,是科研投入的直接参与者和产出的受益者,既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又需要政府资金的扶持,同各个高校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行业协会、学会的指导,这是企业增强行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依靠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建立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科研体系。高职院校参与产学研的机会少,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科专业都是基于地方经济特色而建立起来的,将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科技成果与企业结合,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途径将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发展,这比本科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上更有平台优势与区位优势。
3.政府的政策扶持与企业的支持给“投入产出”关系链注入活力。高职院校教师大多利用个人关系或业余时间到企业开展一些科技攻关,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被动的科研行为,要想让它是一种制度化、组织化的科研活动,需完善政府、企业对高职院校科研协作的制度保障,同时,提高科研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给科研工作注入活力。
4.科研成果多样化激发科研投入信心。改革本科高校的评价体系,让高职院校科研的评价体系多样化。科研活动是一项多投入(人、财、物等)、多产出(论文、专著、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等不同形式)的复杂活动,其“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生产一线为主的技能型人才,科研人员对基础理论或技术前沿接触较少,但技术指导、操作方法、工艺、设计样式等都可能给对方带来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些能否纳入到科研评价体系值得思考,高职院校科研的评价体系应多样化。
5.推动制度建设是维持科研“投入产出”持续的有力保障。要让高职科研走上正轨,成为其特色办学的重要增长极,必须要有完善、配套的制度保障bibo必博。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要健全科研投入与激励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虽无法与本科院校匹敌,但我们要立足长远,提高高职科研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尤其是政府财政,要站在引领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建立高效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要尽快建立高职院校科研考核评价制度、科研奖惩制度和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政府需要让校企合作制度持久地留住企业,让企业留住科研人才,让人才充分发挥服务政府与企业的作用,让投入产出关系链法制化、制度化、持续化。
6.科研效益的反哺作用要在客观上促进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科研既要从实用性出发,加强科研的可操作性,发挥职业院校的技能与操作方面强项,提高科研的投入产出效益,解决好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反过来,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科研在高校的初衷。
综上所述,高水平的实训室、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投入产出研发体系中的优势所在,通过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以科研团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科研机制。在职业院校投入产出体系中,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启动多边合作、多层次合作。借力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平台合作共建,打造高职院校一流研发团队,逐步建立高职院校科研投入产出与效益评估体系。
[1] 陈新一,许芳奎.加强教育科研 深化示范高职院校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0,(5):72-74.
[2] 滕跃民,张文斌.产学研: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引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30-32.
[3] 陈亦强.高校科研投入与高科技成果转化分析――国外高校科研风险投资的启发[J].化工高等教育,2007,(4):15-18.
[4] 黄快生.误区与困境:对高职院校科研的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77-78.
[5] 丁宁宁,王红梅.高校论文成果与科研投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东经济,2008,(1):143-146.
[6] 吴玮.简析美国高校科研资金投入的构成[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9,(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