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o必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bibo必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是科教兴国的主体力量,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勇担时代使命bibo必博,加快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校在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存在与创新人才培养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教育理念和评价机制方面,规模扩张、层次升级的传统惯性和科研导向的评价机制并不鲜见,甚至出现“五唯”现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落地落细落实不够。在培养模式方面,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牢固树立“重教学、强科研”的发展理念。自洪堡大学以来,“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首先,要科学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在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下审视和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学是知识传承、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中有研,教学为科研提供储备人才,探究式教学也是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对教师而言,教学也是系统提升和教学相长的过程,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科研是解决问题、创造新知的探究过程,研中有教,科研是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创新思维、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经。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评价体系,力破“五唯”,形成以立德树人过程和人才培养成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分类评价、过程性评价、团队评价和长期评价,促进内涵发展,激发教师和学生活力,营造宽松的育人氛围,在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面向时代发展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自范•海斯在执掌威斯康星大学时倡导社会服务理念以来,大学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愈加紧密,大学建设需依托并主动回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把握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当中,不断加强新工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新课程知识体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国际国内融合,集成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从学科导向转向问题导向、从单一学科转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选拔有学术潜质的优秀本科生,构建模块化、递进式一体化课程体系,打通本、硕、博培养阶段,在第一课堂之外,充分集成和利用高水平学科、教学、科研平台、企业实践基地等资源,让本科生早定导师、早进实验室、早入课题组、早开展科研,激发科研兴趣,夯实学术基础,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向高纬度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