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o必博教育,民族延续之基石;科研,民族强大之根本。且教育与科研相互影响耦合:教育不成,科研不兴,兴则不寿;科研不成,教育不显bibo必博,显之焉何?然一人之力有限,教学与科研并举,实为有心无力。且教师亦为人之夫妻父母,无悌孝之德行,焉敢以为师哉?悌孝之德,行之亦不易。教学、科研、家庭,虽夙夜无寐,不能全也。
既无全方,弃一不可,但求以中庸之法,此本文之所以作也。(注,本文所提中庸之法,非奸滑之法,实乃于有限之力行最佳决策之法。)
3.本文所提教师是指一般的既有科研任务又有教学任务且品行合格的一般教师,异能超人和有特殊手段的教师不算在内。
2.若老师没有任何投入,即上课时间没到也没有任何课外交流活动,则授课效果为0
4.老师的所有投入被发挥出来,若老师积极投入了,却因病或其它情况不能授课,这种投入是不算数的
6.老师投入的时间是指饱和投入时间,如果备课时心不在焉或因其它原因使得时间利用率下降,那么必须按一定的百分比结算
如此则可以粗略地画出教师投入与授课效果的曲线(如图一中红色曲线;注,图中横坐标为课堂效果,是我一开始的想法,后来改为授课效果,但曲线走势基本相同)。
2.授课效果为0时,学生收益也会大于0,即当老师不授课时,学生也可以自学
观察图中曲线,可以知道开始时老师只要很少的投入,学生收益增长速率就会极快,但随着教师投入的增加,学生收益增长速度就会下降。
这两条曲线都对授课效果这个变量求导(如图一中两条紫色切线),两个导数的意义分别是每增加一分课堂效果时教师投入的增加量和学生收益的增加量,当这两个导数相等时,即教师的投入增长速率正好等于学生收益的增长速率时,学生相对于教师投入的收益率达到最大(注,其实此点比收益率最大点略靠右,但两个点相差不大且性质相同,更关键的是当每个学生收益曲线不同时,这两个点在噪声下将变得无法分辨)。
注意到图中50%的点,可以知道无论怎么画这两条曲线,只要满足模型的假设条件,达到最大收益点时教师投入都会小于50%。
我们试着改变红色曲线的右边限,即老师的知识水平,可以发现如果老师的知识水平如果很高,那么教师只要很少的投入就可以让学生获得很高收益。
我们试着改变红色曲线的上限,即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发现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很强,那么老师则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来教学,才能达到收益率最高的点(图中黄线),当然此时学生收益也会很高。
事实上,两个上限,限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师知识水平,都正好由高校控制着。为了学生也为了教师,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去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学校。
但是学生流动是频繁的,而教师是流动缓慢的。由于社会发展,学生质量会不断提升(认为现代学生不如曾经的人嘛,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因素哦,那是一种“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长”的心理),而由于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工科尤其明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保证自身水平维持红色曲线的右边限。当然知识更新速率,一般是不会比人学习的速率快的(但是真的有些固步自封的人不学习)。
这是一个截断函数模型,即只有当教师的工作效果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有科研收益,这个阈值取决于本领域内其他科研人员的工作效果。换而言之,想取得科研收益,则必须超过本领域的其他人,否则是没有收益的。
5.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科研投入不断增长,工作效果不断增长,但其增长速率会不断下降。
7.思维能力会随意时间增长而不断下降,且下降速率会在某个年龄之前不断增大,并在该年龄之后不断下降,呈现“反s”形。
知识水平 = 初始水平 + 对时间积分(思维能力*科研投入函数-知识更新速率)
由于三重时间积分的影响以及早期思维能力很高,使得早期的科研投入非常重要,持久性收益,但起初并不会被显现出来。
知识水平在科研过程中不断上升,且早期的科研投入对知识水平的提高帮助最大。
科研收益会在一段时间内滚雪球,但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当前的投入,而是曾经的投入。在收益后期,甚至其工作效果虽然很低,但收益依然很大。
越过一定年龄后,由于思维能力的下降,同样的科研收益将再也赶不上仅有初始知识水平时的自己,但此时知识水平却变得很高。
如果条件限制的科研环境提高,将会使科研变得轻松,而且原来不能产生收益的科研投入也会产生收益,由于三重时间积分的影响,这个提高甚至是数量级的提升。而这个科研环境很大因素是初始知识水平决定的。
抛开对科研环境的影响,初始知识水平非常重要,是一生科研收益的基石。如果初始水平很高,那么就能很快达到收益的基点,如果初始水平低,那么可能一生不会产生收益。况且这个科研环境这么重要的因素怎么能抛开呢?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让初始水平很高的人到科研环境最好的地方,是社会收益最大的。
于是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初始知识水平如此重要的参量,不就是学生时代学习的收益?上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啊。
青年教师很尴尬,因为其处于研发的黄金阶段,虽然可能没有收益,但对今后影响很大。但矛盾的是,此时知识水平基本最低,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才能保证学生收益很高,学生时代的收益又决定了其今后的发展。。。我的建议是只要保证在最佳教学收益率的点即可,因为既然学生和老师的时间都很宝贵,那么就应该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才行。这个最佳收益率的点,我认为就是讲清基本内容,不必付出额外时间来进行扩展。
稍微年长些的教师,知识水平已经很高,科研收益也应该很多,但工作效果的增长速度却降了下来。教学投入不用很高,学生就能收益很大。科研投入不用太多,科研收益会随时间流逝自然产生。我的建议是,要不您多关心一下家庭?这个年龄家庭可能更需要您的关怀。
再年长些的教师,科研收益已经很丰硕了,而且即使投入很多,其收益也基本和自己刚刚入行时持平,但知识水平却高得不得了。我的建议是,您如果把心思用在教学上,可能说不定会教出几个传奇的学生来。
最年长的教师,此时思维能力到了人生低谷,由于知识的更新,知识水平在下降,但仍旧很高,科研有收益也很可能是由于曾经的工作产生的。我的建议是,您的工作重心可以是传授一些教学和科研的经验,毕竟经验这种时间积累的精华是那些年轻人没有也最需要的,看着自己曾经的学生在科研和教学领域不断丰收,会是您更开心的事情吧。
如果您想喷我,请发邮件,我会回复您的,如果您说的在理,我可以修改啊。但是不好听的话就别在这儿说了,会影响其他人心情的,谢谢。